/* */
878365.com讯(记者 牟庆红 文 通讯员 李立 图/)“汉之广矣,不可泳思。江之永矣,不可方思”,古时的“汉水”早以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,三千里的汉江,三千里的宏伟巨制,浩浩荡荡,从遥远的青藏高原一泻千里,流到安康,养育了一方热血儿女。
五月的安康早晨,微风里透着凉,有一个身影,手提垃圾袋,穿着亮黄马甲,弯着腰站在安康汉阴县铁佛寺镇的河道边,仅有一只手臂的他在风中显得格外单薄……
他叫余世海,今年34岁,性格沉静的他从2018年起有了一个新身份:护河员,这不只是一个职务,更多的是责任。按照层级,护河员是安康大小河流管理的最后一道把关人。“这一到下雨天,河水冲到河岸浅水边的垃圾就多了,趁雨小些了,我想着就赶紧清理清理”, 第一次见到余世海的时候,他刚从田里插完秧,左手攥着一袋从河边收回来的河道垃圾,右边的袖口空荡荡地晃动着,赤脚行走在田坎上。
余世海是贫困户,全家4口人,父母均已年迈,弟弟在外打零工。
1997年,13岁的他为减轻家里经济负担,只身到省外务工。1999年,在山西省砖厂打工时,不慎手臂卷进了机械传送履带,自此让他失去了右臂,年仅15岁的他成了二级残疾。
在2000年至2012年的12年里,余世海先后在浙江卖过菜、山西牵过毛驴、下煤矿挖过煤、砖厂搬过砖、织布厂弹过棉花,但因“独臂”的原因常常力不从心。2013年余世海回到家乡,他开始种魔芋、养鸡、养猪,用自己残缺的身体挑起了家庭的重担。
据了解,安康是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,2017年作为落实河长制的开局之年,全市开发3000名护河公益岗位,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,贫困户优先参评,争取一年上岗,年后脱贫。安康主动作为,探索出了河长制+精准帮扶的安康模式。汉阴县铁佛寺镇把政策落在实处,率先在全镇范围内招募护河员,作为贫困户的余世海通过镇村两级严格的筛选,成为了全县第一个残疾人护河员。经培训,2018年初正式上岗,从“水洞子”到铁佛寺镇8公里的河道,是他的巡河区域,每次全面检查巡河捡垃圾一次需要一整天的时间,余世海给自己立下规矩,每周至少全面巡河一次,每天将易淤积垃圾的地点清理一次。“现在这片河道,我已走过上百回,每一处易堆放、淤积垃圾点我都非常清楚”,余世海脸上泛着骄傲。
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:“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”,安康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,深化河长制,实施湖长制是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重要保障,而在政策不断推进落实的同时,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以水为业,为水奉献的杰出才俊,这群“守望者们”爱护着这方热土,余世海作为其中的一份子,为这一江碧绿默默付出。不管是河长制还是湖长制,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牵头抓落实,也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,共建共创共享,这样才能让三秦儿女的母亲河生生不息,为安康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添砖加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