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* */
让阳光“变现”
——汉滨区光伏产业助脱贫
878365.com讯(通讯员 陈善刚)“我们建立光伏点后,直接带动全村贫困户119户366人,不仅让贫困户从土地流转方面直接受益,而且还可以入股分红。”五里镇药树垭村支部书记郑清存高兴地说。
近年来,汉滨区积极拓宽贫困户增收路径,利用当地荒山、坡耕地、公共场所等优势资源,聚焦“集体经济、贫困群众、资源整合、市场运作”,通过“拨改投”、“投转股”的方式,积极发展光伏产业,壮大集体经济,提升综合效益,增加农民收入,为深度贫困区脱贫摘帽注入了新的力量。
在汉滨区五里镇药树垭村光伏扶贫发电基地,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,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。当地群众和施工单位正在抢抓时间,完成最后的安装和并网工作。
“2016年我利用贴息贷款,投资了2万元发展光伏产业,到2018年2月已经赚了8000元,2017年镇上还奖补了2000元。我投资的本金有一半已经回来了,并且,发展光伏产业不用操太多心,一本万利,我还可以务工挣钱,对我来说,是非常好的增收项目。”茨沟镇中心社区陈吉平说。
茨沟镇中心社区将村集体所有的荒地,免费提供给贫困户开荒建设,并上门进行指导、安装、维护,截至今年2月,部分农户收益达到5000元以上。茨沟镇计划再建一个光伏产业园区,可吸纳150余户贫困户,光伏板下发展中药材种植,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创业增收。
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,汉滨区一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、做足特色文章,把以光伏为主的可循环项目,作为全区产业发展、产业扶贫的主攻方向,集中力量培养和支持光伏基地建设。在符合土地整体利用规划条件下,充分结合当地地势、光照、交通、并网等优势条件,通过“板上发电、板下农业”的高效种植、养殖模式,在全区23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规划建设村级光伏电站,已初步确定了17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,涉及12个镇办,总装机容量约40.62兆瓦(以实际并网容量为准),总投资3.09亿元。
“公司流转了我家3.42亩土地,2017年12月已经给我兑付了1710元的土地流转金,还签订了入股协议,三年后就可以享受光伏扶贫项目的分红了,对于脱贫我很有信心。”中原镇团结村贫困户王强憧憬着并网后,用电自给自足,余电还能卖钱的日子。
中原镇团结村党支部书记葛贤配介绍说, 2017年,全村与区扶贫开发公司签订入股协议后,争取到部分产业扶贫资金的注入,采用政+企+银+贫困户的方式,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光伏队伍中,越来越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光伏实现了稳定脱贫。截至今年2月,已经流转土地125.02亩,兑付农户土地流转费用6.2万余元,按照0.75元每度的电价最终并入国家电网,预计每年可创造收益300万元,每户贫困户和失地农户每年预计可分红4000余元。
为了让光伏产业真正成为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一项“朝阳产业”,汉滨区先后制定了《汉滨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收益试点方案》《汉滨区镇村产业引导资金分红协议书》,明确按照一般贫困村户均1万元、深度贫困村户均2万元的标准,折股到村、量化到贫困户的入股方式;依据实际发电量,由国网公司高新分中心每半年向区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结算,区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扣除相关电站成本费用后,将实际收益足额支付给贫困村,各贫困村根据所得收益分红。同时,制定相应收益资金使用方案,让贫困户如期实现增收脱贫。
自发展光伏产业以来,该区充分利用村集体和贫困户闲置资源,通过“板上发电、板下农业”新型农光互补模式,加快推进项目建设,6月底计划全区17个项目点约40兆瓦全部建成,并网发电,辐射带动76个贫困村,可实现14000人稳定受益,助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。目前已建成谭坝镇谭坝社区、关庙镇老龙村、建民办红云社区、大河镇兴红村、五里镇药树垭村、茨沟镇中心社区光伏发电基地,并网后即可发电。发展光伏产业,是创新产业扶贫,引领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、实现区域整体脱贫的新路径。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