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月16日,赵磊在山里源生态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羊圈内查看小山羊生长情况。)
2011年,20岁的赵磊从浙江打工的地方回到故乡——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早阳镇寨垭村,开始尝试在这个山多人稀的深度贫困村里饲养山羊。从十几只羊起步,赵磊认真钻研选育、放养、防疫等相关技术,所放养的山羊逐渐被当地市场认可。
随着养殖规模日益扩大,赵磊开始找乡亲们一起饲养。“我给大家免费提供小羊,等养大后再按重量以一定的价格回购,一户村民放养两只的话第一年就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,乡亲们逐渐有了积极性。”赵磊说。
2013年,赵磊在村里发起成立了山里源生态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,以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到放养山羊的队伍中。为了规范经营,打出品牌,2016年,赵磊又成立了山里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拓展山羊销路。截至目前,合作社已发展78户村民参与山羊放养。
如今,赵磊的“羊事业”已发展成“公司+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模式,通过回购山羊、雇佣工人、土地流转入股等形式使村民获得收益。2017年全村出栏近500只山羊,带动53户贫困户增收。
(1月16日,赵磊在山里源生态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羊圈外查看小山羊生长情况。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)
(1月16日,赵磊(右)在村里查看贫困户寇长福家放养的山羊。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)
(赵磊查看两只小山羊的生长情况(1月16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)
( 1月16日,赵磊(右)与聋哑员工汪述安一起洗羊肚。身有残疾的汪述安是距离寨垭村不远的关庙镇文化村人,被合作社雇佣后每个月可获得1800元的工资收入。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)
(1月16日,赵磊从回乡创业之初自己动手搭建的羊圈中走出。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)
相关阅读